• 推薦序
  • 前言
    姜太公《乾坤萬年歌》的秘密

    中國歷史上有三部出名的預言書:西周姜太公的《乾坤萬年歌》、唐朝李淳風的《推背圖》和明朝劉伯溫的《燒餅歌》。
    讀者或許要問,這些古早的「天書」,看又看不懂,與我何干?
    這樣想就錯了。如果《推背圖》預言西元二○四八年海峽兩岸將出現變局,《萬年歌》預言中共一黨專制的政權將在西元二○四八年結束,而更早的二○二○年,台灣的中華民國就會出現生死存亡的變化,請問,與您是否相干呢?您要不要看《推背圖》、《萬年歌》到底在說什麼?為什麼這樣說?還有,接下來,我們該如何應對?
    好吧,讓我們先看看姜太公的《乾坤萬年歌》。
    多本預言書的結局大同小異
    坊間有兩、三種《萬年歌》的版本,一種是大陸河南文藝出版社於二○○九年所印行的《萬年歌》,由霧滿攔江評釋,但只評釋到第二十章即止;一種是清康熙六十一年手抄本《姜太公乾坤預知歌》,只有七言詩的古歌,沒有任何評釋。還有一個手抄本大致近似而稍有不同。
    《乾坤萬年歌》從「太極未判昏昏過,風后女媧石上坐」的盤古開天開始講起,每四句七言詩講一個時代或朝代,一共將近三十組預言,一直預言到西元三千年以後。比較重要的有:
    一、西元二○二○年兩岸和平統一,導致變局的關鍵人物姓苗。
    二、西元二○四八年中共一黨專政的局面結束,領導中共走向民主憲政的關鍵人物姓吳。
    三、西元二○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位民選總統誕生,姓柳。
    四、西元二二五七年時,中國會出現一位姓全的政治人物,給國家帶來大災難。
    五、西元二三七七年之時,持續了一百二十年的動亂戰爭終告平定,帶領國家重建繁榮的領袖姓劉,太平盛世可維持五十年。
    六、西元二四二六年以後,中國又將分裂成兩個國家,兩邊的領導人一姓吳、一姓張。
    七、西元二六二六年時,中國又統一了,但是到了西元二六五二壬申年時,將有危難出現。
    八、西元二八二六年開始,中國將再次走入衰運,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最後由一位來自山東漯水流域的政治人物使中國轉危為安,中國將由民主憲政體制回復為君主專制時代,帝國的首都在長安,王朝國祚可持續到西元三一二六年。
    這些爆炸性的推論如何誕生?詳細內容如何?請看本書第二十二、二十三和二十四章,此處不贅。
    巧合的是《推背圖》一書也點出了西元二○四八年是個關鍵年,只是李淳風預言這一年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天下太平;詳細的推論與分析請參見筆者所著《千載揭密推背圖》一書(元神館出版社出版)。
    不同的預言家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猜測。到底兩岸和平統一這件所有的中國人、台灣人都關心的大事,是如《萬年歌》所預言發生在二○二○年,還是如《推背圖》的預言發生在二○四八年呢?
    時間會給個答案。
    周武王扶犁走八十二步
    《乾坤萬年歌》一書的作者是誰?這是另一個值得探索的課題。
    我不相信這本書是周朝的姜太公寫的,沒有任何文獻記載提到這件事,《姜太公乾坤預知歌》一書就忽然在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以手抄本的形式面市了。
    筆記小說和民間傳說故事記載,姜太公幫周武王打敗了殷紂王,建立周朝後,周武王問姜太公周朝國祚可以有多長?姜太公沒有回答,卻叫周武王扶著牛拉的犁,在田裡走走給他看。周人以農立國,農田牛犁都是現成的,周武王下田扶犁耕了一小段後,覺得有點累,就停下來回頭看姜太公,意思是我還要不要繼續往前走。姜太公來到周武王面前說:「您剛才一共走了八十二步,周朝以農立國,周的國祚將有八百二十年。」
    周武王一聽,對姜子牙說:「走一步就有十年,那我再多走走。」
    姜太公笑著說:「天意不是可以隨著你我的私心而任意改變的啊!」
    周朝從周武王在西元前一○四六年滅殷紂王,到西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正好是八百二十五年,大概當初周武王走的步數是八十二步半吧,那半步要走不走的,嫌累就停了下來。
    姜太公只預言了周朝的國祚,並沒有寫《萬年歌》。《萬年歌》七言四句的體例,也與周朝《詩經》四言四句(或多句)古樸的體例不符。
    《萬年歌》是後人創作,把作品掛上姜太公的大名,只是想增加預言的說服性罷了。姜太公預言周朝有八百二十年的神奇故事人盡皆知,那麼他「寫」的《乾坤萬年歌》應該很靈驗,也就成了合理的推論。
    這就好像大陸作家賈平凹寫了一本洛陽紙貴的情色小說《廢都》後,許多匿名作家的黃色小說像《醉城》、《裸城》、《扒灰》……,全都冠上了賈平凹的大名;又好像知名作家陳忠實在長篇小說《白鹿原》中有幾段香豔的描寫,寫得膾炙人口,接著就出現了《山溝的女人》、《農家院》……一系列以「陳忠實著」而出版的色情小說。
    這就叫做「盛名之累」。
    《姜太公乾坤萬年歌》的誕生也是同樣的情形。
    可能係李自成軍師宋獻策假託
    但這絕對無損於《萬年歌》一書的價值,只要它預測得準確就好。或許《萬年歌》真正的作者比姜太公更高明、預測未來的事比姜太公更準也說不定呢!誰規定預言書的作者一定得是姜太公呢?就好像誰規定作總統的人一定得姓蔣一樣!
    那麼,《萬年歌》一書到底是誰寫的呢?
    我以為是明朝末年闖王李自成帳下的軍師宋獻策,而這本託名「姜太公」的《乾坤萬年歌》大致出現於明思宗崇禎十五年(西元一六四二年)左右。
    清人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八〈李自成之亂〉說:「(崇禎)十四年四月,舉人牛金星……薦卜者宋獻策善河洛數。獻策長不滿三尺(個子很矮),見自成,獻圖讖云:『十八孩兒當主神器。』自成大喜,拜軍師。」
    以卜卦算命為業的宋獻策,個子小,鬼機靈,當著闖王李自成的面說姓李(十八孩兒)的要作皇帝(主神器),果然馬屁拍對了,立刻成為闖王帳下的軍師,從此榮華富貴都有了。他為了替李自成宣傳,說李自成是上天指定的救世主,就寫了一本小冊子,名之為《乾坤萬年歌》;其中第二十章還預言道:
    三百年來事不順,虎頭帶刀何須問;
    十八子馬衝進門,蒼生方得蘇危困。
    意思是到了明末(近三百年),有一位虎頭帶刀、姓李(十八子)的闖王(「馬衝進門」為闖)解了生民塗炭之苦。事實上,人盡皆知在明末流賊中,張獻忠以黃臉長身而虎頷,綽號「黃虎」,聲勢浩大,李自成兵敗至只剩幾十騎時還曾經前去投靠。後來張獻忠見勢不可為,想投降官軍,李自成堅絕不肯;張獻忠只好資助他一些糧草衣馬,要其自求多福,不料果然闖出了名號。如今宋獻策既被任命為軍師,當然不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就省去前面投靠他人那一段,連「虎頭帶刀」的稱號也歸在李自成身上,闖王當然「龍心」大悅。
    可是自己吹捧沒有價值,總要掛個響叮噹的大人物之名才顯得出份量;思前想後,就將周朝開國功臣姜子牙抬了出來,果然大受重視。然則宋獻策與李自成畢竟出身草莽,字裡行間難免透露出「造反有理」的心態。例如第六章不談漢武帝的武功,反而強調揭竿起義的陳勝、吳廣,第十四章不談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卻強調武則天出頭稱帝,類似的情況經常可見,雖與正史或稗官野史的敘述方式不同,但可帶出李自成推翻明朝、在紫禁城稱大順皇帝為順理成章,有許多先例可循,並非亂闖。
    宋獻策不僅把他的老闆宣傳成救世主,還不讓唐朝的袁天綱、李淳風,明朝的劉伯溫專美於前,他們所著的《推背圖》、《燒餅歌》都只預測身後一千多年,他則從開天闢地、一百五十億年前開始講起,往下談到三皇五帝,大約七千年前的中華文明起源,以後歷朝歷代愈講愈仔細,一直預言到西元三千年以後的政治、經濟、社會大勢,尤其倡言中國將由民主憲政再回歸帝制,上下古今未來超過一萬年,這是《萬年歌》命名的由來。
    雖然《乾坤萬年歌》講到明朝時,彷彿就是替「老闆」宣傳的廣告詞,不過事後證明李自成確實曾經滅了明朝,「主神器」一詞堪稱靈驗;至於「蒼生蘇危困」云云就見仁見智了。我們從歷史的發展觀照,這些預言大體上都相當準確,只有明代的結局另做解讀,其心態可以理解;此與現代人讀現代史有如霧裡看花是一樣的,歷史一定要當事者百年之後才能蓋棺論定。而「預言書」只要預測未來真的靈驗,其中的一點瑕疵又有何妨!與萬年相比,明朝的二百多年國祚不過如滄海一粟,不必太予苛責。從這個角度來看,作者深信《乾坤萬年歌》預言兩岸最終將和平統一,中共亦將往民主憲政的道路邁進都屬信而有徵,不僅現在已經露出端倪,而且為大勢所趨、可以預期。至於將發生在哪一年?究竟是二○二○或二○四八年?就請讀者諸君拭目以待了。
    ※  ※
    感謝知名畫家陳朝寶先生再次鼎力相助,他在忙於籌辦大型畫展和寶貝女兒的婚宴之餘,特別撥空完成二十四幅精彩畫作及一幅封面,使本書圖文並茂,更見生色。他為《千載揭密推背圖》所繪的六十幅大畫,書甫出版即被識貨的收藏家高價珍藏,可見其價值。
    本書脫稿後,承蒙「元神館」編輯費心校閱,把文章中每一個人名、地名、時間和歷史事件都一一詳查史料,細心核對,減少疏失,十分感謝。也謝謝出版社全力支持,在《千載揭密推背圖》印行後,再出版此姐妹作;兩書各有特色、相互發明,對照參看,可獲得許多寶貴的資訊與無窮的閱讀樂趣。《姜太公乾坤萬年歌》對西元兩千年以後海峽兩岸局勢的大膽預言,更值得所有中國人參考、深思。
    讀歷史是為了「鑑往知來」,看預言書則既可「鑑往」,亦能「知來」,一舉兩得;然而預言書多半言簡而意賅,準不準與解讀者的功力有關。作者具有多年扒梳正史、稗史經驗,解讀內容應該具有參考價值。讀者諸君除了多加體會之外,也請密切注意後續的其他代表性預言書。
  • 內容簡介
  • 從盤古醫開天一直預言到西元三千年以後,縱橫古今一萬年,故名。
    據推測,本書應非姜子牙所著,而係明末闖王李自成軍師宋獻策的假託之作,但談得鉅細靡遺,令人佩服;尤其21世紀後的預言讓人充滿期待。
    本書特色為詳譯、解說原詩真意,印證歷史發展,加上點評及背景故事,
    可一窺帝后、後宮的淫亂荒誕,增加趣味性與可讀性。
    畫家陳朝寶的精心配圖及封面,既具說明意義,畫作本身亦自成故事,極富收藏價值;細細品味定有體會,如能與本社其他預言書一起參看,必能會心一笑。
  • 目錄
  • 前言代序:姜太公《乾坤萬年歌》的秘密…殷登國…033
    多本預言書的結局大同小異 周武王扶犁走八十二步
    可能係李自成軍師宋獻策假託
    上篇:故事…043
    第一章 盤古、女媧和三皇五帝…044
    盤古開天闢地說 女媧創造人類說 三皇五帝
    第二章 夏朝興衰…055
    禹本想傳皐陶、伯益 關龍逢捧「黃圖」諫夏桀 
    《夏小正》、龍山陶文都是貢獻
    第三章 商朝興亡…066
    成湯因有伊尹輔佐而偉大 商朝具有三大特色 牧野之戰創以少勝多先例
    下篇:預言…078
    第四章 天下歸周…079
    周武王採分封與懷柔並行政策 殷人尚鬼,周公以禮樂治國
    方言與「子方言」彼此聽攏無
    第五章 大秦帝國…091
    帝舜賜嬴氏,東周封於秦 秦國興盛有跡可循
    呂不韋為成功商人與政客 質子
    得意情場、商場、政壇之下場 強秦首度統一國土、文字與制度
    趙高亡秦為報國仇
    第六章 楚漢相爭…112
    起義多因官逼民反 權臣鬥爭,心狠手辣
    富貴不還鄉如衣繡夜行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第七章 王莽篡漢…126
    太后外戚干政遺禍端 王莽首創「王田」制
    第八章 三國鼎立…135
    做官執金吾娶妻陰麗華 藩鎮割據、黨錮之禍與黃巾賊
    後人當以三國人物為戒
    第九章 西晉篡魏…146
    曹操夢見三馬同食槽中物 用司馬懿對付諸葛亮致兵權旁落
    何晏與曹操 政客的誓言只是P(四聲)
    第十章 偏安江左…159
    司馬炎為空前絕後的貪淫開國之君 「天下第一獃」有許多「名言」
    韓壽偷香
    無色「雖壽千年何益」 分封諸王釀成大禍
    九品中正法造成社會不公 石崇與綠珠
    內憂外患引發胡人入侵
    第十一章 劉宋蕭齊…182
    東晉又經十一主一百餘年 五胡亂華:前趙、後趙,漢人、羯人互殺
    淝水戰後開創南北朝對峙之局 當皇帝卻喜歡賣草鞋
    骨肉相殘為衰敗主因
    第十二章 南北朝對峙…200
    政治或職場卡位如打麻將 皇帝偏愛鬥雞跑馬捕鼠為樂
    未列百家譜被嗆為「傖子」 最怕自以為天縱英明
    第十三章 隋文帝父子…215
    先了解北朝歷史大事 魏獻文帝、孝文帝曾做過系列改革
    三強鼎立但由北周勝出 淫亂高洋以別人為羔羊
    水龍木易承天命:楊堅篡位 隋文帝二過失種惡果
    第十四章 李唐武周…243
    隋唐曾幾度攻朝鮮 願自今以往不復生帝王家 
    李氏崛起建立大唐江山 人間奇女子蕭太后
    「子斷孫承三百春」的秘密
    第十五章 五代十國…258
    五代:梁唐晉漢周 十國:燕晉岐楚吳閩與前蜀、荊南、吳越、南漢
    朱溫其人其事 後唐莊宗一生如戲 後唐明宗維持八年安居歲月
    「金豬此木作皇帝」指柴榮 終於結束二百年亂局
    第十六章 趙宋代周…278
    柴榮的五項政策堪稱典範 「預言」之奇:國祚五六三十年
    與亞歷山大大帝一樣是真英雄 亡國之君只有柴榮子得善終
    第十七章 兩宋積弱…290
    「杯酒釋兵權」為以退為進高招 重文輕武,大削藩鎮、將領軍權
    先南後北、守內虛外政策招外寇 紅顏禍水:花蕊夫人與小周后
    小詞典:大體雙與媚豬 趙匡義留給世人兩大教訓 
    趙匡胤的軍事政策自食惡果 三畏堂與四畏堂
    對外政策乏善可陳 宋高宗怕唱「哥哥爸爸真偉大」
    第十八章 元朝國祚…317
    三關四海各有不同說法 本土之外還有幾個大帝國
    「凡拒命即殺無赦」讓人反感 蒙古帝國造成種族大融合
    第十九章 八牛日月同行…331
    韓林兒首先稱帝 八牛為朱,日月為明:朱元璋崛起
    先取徐壽輝 再攻張士誠
    第二十章 闖王李自成…346
    明朝初年殺人如麻故「不順」 明成祖朱棣有樣學樣
    二百多年間出現許多荒謬劇 明神宗「神龍見首不見尾」
    第二十一章 清朝盛衰…367
    清朝由盛而衰的關鍵 「人丁口取江南地」一句不準
    第二十二章 中華民國…371
    「相安一百九」的定義費思量
    第二十三章 中共衰亡…376
    民國初年有如五代十國 中共與毛的「緩稱王」策略奏效 二十三省五十六族共和
    第二十四章 預言未來八則…383
  • 作者簡介
  • 殷登國
    筆名商都,一九五○年生於台北,祖籍江蘇揚州,台大歷史系、歷史研究所畢業。平日喜歡閱讀,舉凡歷史、文學、筆記小說、民俗掌故、美術方面,均廣泛涉獵,著有《皇帝的故事》、《皇后的故事》、《名女人外傳》、《千載揭密推背圖》等書。現旅居加拿大。

    陳朝寶
    台灣彰化縣人。早期在聯合報、皇冠雜誌、發表幽默時事社會漫畫,曾紅極一時。
    一九八四年旅居法國巴黎,專業繪畫創作,作品融合中西繪畫思潮,強調時代性與原創性,極具個人風格。經常在世界各地畫廊、美術館舉辦展覽,作品廣為中西人士收藏。
    二OO二年二月返國定居,除繼續創作外,並任教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曾為
    《千載揭密推背圖》繪製六十幅插畫,書甫出版即被收藏家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