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薦序
  • 推薦文1 不斷顛覆,擁抱創新
    LinkedIn 創辦人霍夫曼

    當新用戶發現LinkedIn,大多會直覺認為它是一個幫人找工作的實用方式,也能做為招募人才的管道。即使時至今日,都不是人人知道、更遑論能充分利用LinkedIn 提供的廣大功能。
    當我二○○六年第一次和薩米特談到LinkedIn,他馬上就掌握了精髓。他明白, 這不只是線上的履歷服務, 也不僅是一個相互連結、分散式信任機制(distributed trust)的招聘工具,而是一個強大的網路智能平台;一個可以建立人際關係、研究競爭者、學習最佳範例、了解職場趨勢,最後找到新機會的方式。
    我從本書讀到,薩米特自一九八○年代初、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畢業後,在娛樂產業開展事業所採取的獨特策略,也更加了解他之所以迅速明白LinkedIn 完整內涵的原因。當你閱讀這本興味盎然的書時,將發現薩米特在多數人還認為網路唯一提供的是最新一集的暢銷影集時,已經透過網路智能的鏡頭來看這世界。
    擁抱創新一直是薩米特事業的鮮明標誌。不論是創造一個免授權費的數位照片庫市場,或是試著讓主流唱片公司採行數位發行的新策略,薩米特總是把技術顛覆視為正面力量。
    與多數人不同的是,他不是學會一種做生意的方式後就安於現狀,而是主動尋找各種方式來創造新市場,引進新產品、新服務、新的營運模式,並拓展顧客群。
    在面對改變時,薩米特從不逃避或隱忍,而是用遠見與行動來回應市場變化,從顛覆帶來的新機會中得到最多收穫。
    當前,所有的專業人士都應該積極擁抱這種心態。在網路時代,新技術以愈來愈快的速度帶來變革,緊密連結的社交平台更加速擴大了技術與經濟的轉變。顛覆已然成為常態,並且往下延伸,重塑了產業、公司,與每位專業人士的事業。
    不論你身處哪個產業,背後驅動的技術都在逐漸改變。顧客將要求新的解決方案,競爭對手也將改變戰略。若不想被淘汰,你必須把職業生涯視為「永遠的測試版」,努力投入終身學習與專業成長,不斷調整策略方向。
    想要在事業的航道上成功航行,你必須了解顛覆的動力學:當顛覆的力量愈強,水流的改變就會愈快。如果沒有準備好接受這些轉向,就會被狠狠傾覆。運用本書教授的方法,你將學會早一步預見未來。順著改變的水流泅泳,而不是去抵抗它。這麼一來,顛覆就會把你推往機會、創意十足的挑戰,以及人生的富足成功。

    推薦文2 我常覺得自己在懸崖,而且頭下腳上。你也該這樣覺得
    盧建彰,廣告導演

    你有去垂降過嗎?就是單繩垂降,你在電影裡看到特種部隊從大樓頂以一條繩子,雙腳一蹬,在空中畫出弧線,穿破玻璃,衝進去營救人質。對,就是那種,超帥氣的!
    但是,我要說的不是那種帥氣。
    正常來說,你得和牆壁成九○度直角,你的腳直挺挺地用力,然後屈膝,相信手中的纜繩,用力往牆壁蹬,然後身體往後,飛揚在空中,並且屈膝,準備腳掌要再度接觸牆面。
    但是,當你腳滑,因為你會怕,所以容易沒力,於是,身體正面和牆面平行接觸,「啪」一聲,整張臉撞上山壁,整個身體像蒼蠅去貼捕蠅紙,超痛的。但這其實還算好的。更恐怖的是,一個手滑,整個人倒栽蔥,頭下腳上,倒掛在山壁上,整個視野反過來,上下顛倒;你通常不會看著山壁,而是另一邊,也就是天空和山腳下,超恐怖的。無助的是,這時別人很難幫你,你得靠自己的力量,想辦法拉自己一把,爬起來。
    我曾經這樣掛在半空中,嚇得尿都快出來了,而且,當你頭下腳上,尿出來的話,尿液會隨著重力往上半身流呀!怎麼樣,是不是更嚇人了?那一次還是廣告公司辦的一場員工活動,全公司的漂亮女生都去了,我一個人倒掛在山壁上,想大哭,想尿出來,但又不敢。
    不只危險,而且很丟臉。還是,我應該說,不只丟臉,而且很危險。
    我常覺得,這個時代,我們每個人的處境,很像是這樣。如果你不改變舊思維的話。
    不只危險,而且很丟臉。還是,我應該說,不只丟臉,而且很危險。
    最近有許多案例,駭人聽聞,有高中生出面哭訴,父母親都因環境汙染罹癌雙亡,他指著海邊那揮之不去的烏雲,痛苦說著。你會想,原來產業不創新,繼續用高耗能高污染的方式創造少得可憐的GDP,帶來的不只是經濟不景氣,而是沒乾淨的空氣,沒人可以活。
    有前民代盜圖修圖,把人家拿電話的電話線修成上下顛倒,說這只是示意;有工程公司強押女性官員拍裸照,好避免逾期完工的罰款;有年紀輕輕的女孩懷抱夢想到台北工作,卻被誘參加富二代的派對,遭下藥性侵死亡;這些都讓人害怕,甚至令人倒抽一口氣,喟嘆現實世界如此殘酷、如此野蠻,你無法想像這發生在今日臺灣,彷彿倒退到不知何年何月的原始蠻荒。
    企業無能,官商勾結,手段下流卑劣;貧富差距激烈,個人在其中無所適從,只能從細縫中尋求一點機會,生命卻因此被輕易抹滅。如果我們都不思創新顛覆的話。
    當你不創新,你就只能尋求不文明。
    如果你沒有自己的想法,你無法明辨眼前的規則,並且改變規則;這遊戲你不但玩不起,而且只能被玩,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時代。
    但,這也是一個可以有盼望的時代,你可以不在乎既有的規則,你可以擺脫前輩的吱喳囉嗦,你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只要你改變觀點,而且不斷有意識地改變觀點,尋求不一樣。
    而且,你只能靠自己的力量。
    就像吊掛在懸崖邊頭下腳上,你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把自己拉起,你只能靠自己。
    還好,你已經頭下腳上了,你的觀點一定是顛覆的,你一定可以顛覆局面。
    你一定要。
    否則,不只危險,而且很丟臉。還是,我應該說,不只丟臉,而且很危險。
    (順道一提,那時的女同事,後來沒有一個成為我的妻。)
  • 內容簡介
  • ★《華爾街日報》、《高速企業》專文推薦
    ★Amazon.com 創業創新/工作技能類暢銷書

    在無限創新時代,
    若不自我顛覆,就只能等著被別人顛覆!

    世界變化太快,只學習單一職業技能、一步一步往上爬,已跟不上時代;創業家即便擁有好點子,也難取得注意,尋覓資金亦難如登天。自我顛覆的「適應力」和「創造力」,已是前所未有的重要!

    矽谷創業教練及數位媒體專家薩米特,從30多年經驗出發,分享開創新市場與擴大既有事業的獨特方法,也曾幫助許多大公司度過跌宕的經濟困境,成功完成必要轉型。

    你是否擔心被時代淘汰,期待力求突破、在快速變遷的業界求生並勝出?書中豐富的教戰守則與創新創業經歷,必能完整解答你的疑問,助你突破困境、成功進化!

    關於顛覆者思維:
     不只是創業家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將公司成功推向榮景的精準戰略,都可以應用到個人。
     不需有過人的技術背景或發明能力,只要看出問題,找到社會需求,你就能發掘新市場。
     打造獨一無二的自我品牌,不是做到第一,就是做到唯一。你愈特別,競爭者就愈少。
     不論身在體制內外,皆適用於你;在體制外,顛覆原本產業的遊戲規則,成功創業;在體制內,學會用外部的資金做事,甚至不花公司一毛錢,就能獲利,讓活在過去與現在的同仁,都能明白未來的方向,並且願意追隨你。
     想改變?別再想了,現在做就對了!去年是你創新創業的最好時機,第二好的時機是現在。

    大膽顛覆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台灣電商教父、91APP、九易資本董事長,何英圻
    廣告導演,盧建彰
    LinkedIn創辦人,霍夫曼

    「顛覆可以把你推往新的機會、新的創意挑戰,以及人生的富足成功。」
    ──霍夫曼(Reid Hoffman),LinkedIn創辦人

    「薩米特身處全球趨勢最前線超過三十年之久。他不僅是創業家,也是企業內部創新者,而且在兩個位置上都表現傑出。」
    ──《華爾街日報》

    「不論是與賈伯斯協商iTunes音樂授權,或是促使校園社群網絡的引領者樂觀看待使用者關注度所代表的實質利益,不僅止於娛樂用途,薩米特一直是諸多數位領域的掌舵者。」
    ──《高速企業》

    「過去,我們都只能坐著欣賞別人的顛覆創舉;拜本書之賜,今日顛覆已成為我們可以起而行的一件事。」
    ──華頓商學院教授格蘭特(Adam M. Grant)
    「本書為任何想在這個快速變遷、不斷創新的世界中改造自己、解決龐大問題,並一展長才的人,提供了極為寶貴的建議。是一本必讀之作。」
    ──XPRIZE基金會執行董事長、奇點大學共同創辦人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

    「本書藉由教導個人如何思考,以及如何改變遊戲規則來獲致成果,解決了創新者的兩難。」
    ──雅達利遊戲公司(Atari)創辦人布什內爾(Nolan Bushnell)

    「過去我一直擔心薩米特會來與我一較高下。現在有了他的書,我想自己至少有一點機會了。」
    ──知名科技部落格Scobleizer創始人斯考伯(Robert Scoble)
  • 目錄
  • 推薦文1 不斷顛覆,擁抱創新 霍夫曼(Reid Hoffman)
    推薦文2 盧建彰
    致台灣讀者序 創業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前言 迎向未來的指南

    第1章 顛覆之必要
    第2章 從改變心態開始
    第3章 顛覆者地圖
    第4章 打造獨一無二的個人品牌
    第5章 內部創業的價值
    第6章 尋找殭屍構想
    第7章 懂得何時轉向
    第8章 解開價值鏈之鎖
    第9章 研發的顛覆:廢物也能變黃金
    第10章 設計的顛覆:美學的力量
    第11章 製造的顛覆:重複使用、重新規劃、重新創造
    第12章 行銷與銷售的顛覆:為解決方案找需求
    第13章 配送的顛覆:貨架空間隱含的價值與挑戰
    第14章 審視資本:善用別人的資金
    第15章 在群眾時代進行顛覆
    第16章 顛覆世界

    結語 自我顛覆者宣言
  • 作者簡介
  • 薩米特Jay Samit/著
    現任全球多螢幕影片軟體領導廠商西臣國際公司(SeaChange International)執行長。薩米特是技術創新者、創業家、LinkedIn的高級顧問,曾被柯林頓總統指派負責白宮的教育與技術計畫。他是南加大維特比工程學院(Viterbi School of Engineering)「高科技創業學」的兼職教授,也是《華爾街日報》年度新創事業(Startup of the Year)系列的主持人。
    薩米特是美國數位媒體的創新者,在社群媒體與電子商務方面都有傲人的成就。全球最大初創培育公司「創業者學院」(Founder Institute)封他為最佳初創企業導師;《連線》雜誌形容他「擁有業界最棒的工作」。
    他是首屈一指的技術創新者,曾為新創公司募到數億美元的資金,把公司賣給《財星》500大企業,帶領公司上市,以及與世界最大的數個品牌合作,包括可口可樂、麥當勞、通用汽車、聯合航空、微軟、蘋果、威瑞森與臉書。
  • 譯者簡介
  • 王怡棻/譯
    台大國際企業系學士,美國紐約大學藝術管理碩士,任職主流財經媒體多年,喜好閱讀及新鮮事物。譯有《建人脈就像打美式足球》、《共同創造到底有多厲害》、《2012大蕭條》、《教出自主思考的孩子》等書,合著《凍薪時代理財術》。信箱:evonne.reporter@gmail.com